|
春天了,又到了展現(xiàn)魅力去年的4月出現(xiàn)一個這樣的新聞報道,重慶75歲的余老先生突然出現(xiàn)發(fā)抖、發(fā)冷癥狀,同時上吐下瀉。
緊急送醫(yī)后,被當(dāng)?shù)蒯t(yī)院診斷為食物中毒引發(fā)肝臟、腎臟等多器官衰竭,經(jīng)轉(zhuǎn)院住進(jìn)ICU(重癥監(jiān)護(hù)室)觀察,險些丟掉性命。而“罪魁禍?zhǔn)住本故且槐P香椿炒蛋……
微信圖片_20210406180054.jpg (52.55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2021-4-7 10:28 上傳
原來前日晚餐時,家人在香椿樹上摘了半斤香椿芽,全部炒了蛋。余老先生覺得香椿炒蛋特別好吃,一口氣吃掉了五分之四。
醫(yī)生表示,香椿芽營養(yǎng)豐富,但同時也易富集土壤中的硝酸鹽,轉(zhuǎn)化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能與人體血紅蛋白結(jié)合引起高鐵血紅蛋白癥,嚴(yán)重可危及生命。
正因為香椿芽含有很重的亞硝酸鹽,一旦吃得不合適,就容易出現(xiàn)亞硝酸鹽中毒。
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病例可能并不是亞硝酸鹽中毒,因為量的問題,大概一次食用2斤以上才可能達(dá)到,上述病例我覺得不除外過敏,但是提醒大家應(yīng)該注意,好吃別吃太多!
安全吃香椿做好這兩點(diǎn)
其實(shí)香椿只要處理得當(dāng),正常食用,其產(chǎn)生風(fēng)險非常低。
吃前焯水
焯燙是降低亞硝酸鹽最佳方法之一,研究表明,焯燙1分鐘,可除去2/3以上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
最好只吃香椿嫩芽
不同時期香椿所含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不同,發(fā)芽期,香椿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是最低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的含量會逐漸上升。
微信圖片_20210406180059.jpg (93.79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2021-4-7 10:29 上傳
這些菜吃之前也要焯水
木耳:焯水能去毒
買木耳,一般都是干木耳,泡發(fā)后、食用前最好用熱水焯熟,時間不宜太久。
鮮木耳含有一種卟啉物質(zhì),進(jìn)入人體后,在光線照射下易損傷細(xì)胞或引起炎癥等。雖然木耳干制過程中大部分卟啉會分解,但在食用前最好先用水浸泡幾小時或用熱水焯一下,以減少剩余毒素。
微信圖片_20210406180102.jpg (50.53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2021-4-7 10:29 上傳
菠菜:焯水能去除草酸
菠菜吃起來有澀澀的感覺,是因為其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含量高,不但影響口感,還會影響鈣、鎂、鐵等礦物質(zhì)的吸收。
吃菠菜前最好用沸水焯一分鐘,可去除大部分草酸,涼拌或下到鍋里煮湯,口感和營養(yǎng)都得到提升。另外,莧菜、茭白及馬齒莧等野菜中草酸含量也較高,食用時要注意。
芥菜:焯水減輕異味 芥菜吃起來有“異味”,很多人不喜歡。芥菜有一種辛辣的芳香氣味,對鼻腔有刺激作用,對眼睛也有催淚作用。
其實(shí),把芥菜放入沸水焯一下,水要多、沸騰狀態(tài)下快進(jìn)快出,即可減輕其強(qiáng)烈刺激氣味。也可以急火快炒,從而減輕“異味”。
微信圖片_20210406180105.jpg (106.18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2021-4-7 10:29 上傳
四季豆:焯水防中毒 未炒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甙,人食用后會中毒。鮮扁豆中含有皂甙和生物堿,有毒,但遇熱后會溶解。食用這類食物前,最好用沸水焯透或過油,炒至變色后食用。
西蘭花:焯水更干凈
西蘭花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材,不可否認(rèn)西蘭花里面容易藏匿一些小蟲子,怎么清洗很重要。
西蘭花先用清水洗2~3遍,再浸泡15~20分鐘,可以有效祛除蟲子和農(nóng)藥。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焯水,更加有利于西蘭花的烹制,所以不妨在清洗西蘭花之后再焯水。
經(jīng)過高溫,小蟲子基本會被殺死,注意焯水時間不宜過長。為了保證西蘭花清脆的口感,焯水之后要用涼水過一下水。
微信圖片_20210406180107.jpg (34.72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2021-4-7 10:29 上傳
鮮黃花菜:焯水防中毒 不主張大家吃新鮮的黃花菜,因為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它本身沒有毒,但是經(jīng)腸道吸收后在體內(nèi)就轉(zhuǎn)變成有毒的二秋水仙堿了,對胃腸黏膜和呼吸器官黏膜有強(qiáng)烈的刺激作用,會引起頭痛、口渴、嘔吐、腹瀉等癥狀。
鮮黃花菜如果處理得當(dāng),也可食用。因為秋水仙堿溶于水,烹炒前用開水焯燙,或者進(jìn)行泡煮,會減少其在蔬菜中的含量,降低對人體的毒性。可一旦處理不好,食用后就有中毒風(fēng)險,還是盡量少吃為妙。干黃花菜中不含有秋水仙堿,可以放心食用。
來源:三甲傳真、健康時報、華龍網(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