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1年4月4日 全國各地累計報告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3997.0萬劑次
微信圖片_20210408144220.jpg (20.9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1-4-8 14:43 上傳
然而,近期網上卻有很多 關于新冠疫苗的誤讀和謠言 “新冠疫苗保護期只管半年” “過敏體質、備孕不能接種疫苗” “晚打第二針疫苗就前功盡棄” ...... 如何看待這些說法? 一起來聽聽專家的解讀
一、關于新冠疫苗,這9條消息是謠言
打新冠疫苗前吃飯喝水 能避免不良反應
【真相】:疫苗的不良反應與體質、年齡、基礎疾病等密切相關,與是否吃飯喝水基本無關。
無論接種疫苗前有沒有吃飯或喝水,都不影響不良反應的出現與否。不過接種疫苗前吃點東西,為身體補充足夠的能量,免疫系統也能更好地發揮作用產生抗體。接種疫苗后一周內不要接觸自己容易過敏的食物,不飲酒,不進食辛辣刺激或海鮮類食物,建議清淡飲食、多喝水,適當休息。
第二針2周-3周必須打 晚了就前功盡棄
【真相】:3周-8周內接種第二針即可。
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需要接種兩劑;首劑與第2劑之間的接種間隔要在3周及以上,第2劑在首劑接種后8周內盡早完成。
新冠疫苗保護期只有半年 半年后還要再打
【真相】:目前只有半年的數據,不是只能保護半年。國家衛健委近日公布,目前通過接種者抗體水平監測,大概是6個月以上。這是目前監測到的抗體水平時間,不代表免疫只有這些時間,且抗體也不是唯一衡量保護的指標。
人類接觸新冠病毒才一年多,新冠疫苗問世的時間就更短了。所以,目前關于疫苗的免疫持久性研究仍在持續觀察中。針對率先接種過疫苗的“先鋒隊”研究發現,接種者目前已經獲得了9個月的抗體監測數據。專家們也在繼續加強監測,更長期的保護效果,需要進一步觀察。
微信圖片_20210408144226.jpg (43.67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1-4-8 14:43 上傳
新冠疫苗可能會致癌
【真相】:不存在。
目前研發的國產疫苗是RNA疫苗,致癌的病毒大多為DNA病毒,因此不存在致癌問題。
打新冠疫苗會改變人體基因 變成轉基因人
【真相】:危言聳聽,毫無科學依據。
mRNA疫苗不需要進入細胞核便可表達抗原蛋白,而且是靠人體內的免疫細胞主動富集(搜集)抗原蛋白而通過一系列分子機制,產生中和抗體。注射mRNA到人體內不會改變人體細胞的DNA。新冠病毒是RNA病毒,但不是“逆轉錄RNA病毒”,所以新冠病毒的基因不會整合到人體染色體中。
打完新冠疫苗就能摘口罩了
【真相】:接種完疫苗后,仍然需要堅持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
任何疫苗的保護率都并非百分百,口罩要不要摘,取決于打完疫苗會不會感染。目前研究顯示,我國新冠疫苗保護率約70%,但對避免轉成重癥的保護率超過90%,對避免發生死亡的保護率接近100%。為了防止感染,在全球疫情沒有結束之前,建議打完疫苗繼續戴口罩。
微信圖片_20210408144230.jpg (60.8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1-4-8 14:43 上傳
打完疫苗當天不能洗澡
【真相】:可以洗澡。
但應盡量避免接觸接種區域,主要是需注意不要有傷口、破損。喜歡大力搓澡的,就請先緩幾天吧。
新冠疫苗別人打了 我就可以不打
【真相】:別人打完是保護了別人,你沒打就保護不了你。
即便建立群體免疫屏障后疫情不會傳播,也不代表個體不會被感染。假如發生了新的疫情,病毒一旦傳播開來,如果你不打,那你就有被感染的可能。世界上其他國家疫苗接種率覆蓋得多了,他們要到中國來,我們開放了國門,這個情況下如果我們的人群免疫屏障低,就會對我們產生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我們要先把自己保護起來。
如果不打,世界重新開放的時候,我們是沒有免疫力的。如果全球其他國家沒有很好進行疫情防控,中國始終會暴露在疫情風險之下,也始終會受到輸入病例的影響,因此大家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新冠病毒一直在變異 疫苗沒用了 【真相】:從全球對新冠病毒變異的監測情況看,目前尚無證據證明病毒變異會使現有疫苗失效。
雖然病毒一直在變異,但到目前為止,它的臨床特性沒有改變。目前科學家發現,國產疫苗對部分英國變異病毒仍有效果。病毒變異是正?,F象,新冠病毒是個全新發現的病毒,不能因為病毒變異,就對疫苗沒有信心。
微信圖片_20210408144234.jpg (27.84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1-4-8 14:43 上傳
二、關于新冠疫苗,這9類人的疑問解答
除了上面9條謠言被破除外 這9類人群面對新冠疫苗的疑問 官方也給出了答復
老 人 為什么新增納入接種? 萬一感染可降低重癥或死亡風險
國家衛健委表示,現階段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對象為18周歲及以上人群。
為什么將60歲及以上人群也納入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對象?是因為這一人群正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癥、死亡高風險人群。
研究數據顯示,該人群疫苗接種安全性良好,與18-59歲人群相比,接種后中和抗體滴度略低,但中和抗體陽轉率相似,提示疫苗對60歲以上人群也會產生一定的保護作用,建議接種。
未成年人 為什么不推薦接種? 暫無18歲以下人群臨床試驗數據
此次人群重大更新,意味著未成年人成為唯一的非接種對象,這是為什么呢?
孫立梅具體指出,任何一個新疫苗在研發過程中,都是先從成年人開始進行臨床試驗的,在確保其安全性的基礎上才會把臨床試驗向低年齡組擴展,從而確保安全用于低年齡組人群。據其了解,有關機構正在積極進行臨床試驗,收集分析18周歲以下人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臨床數據。等這部分人群臨床試驗數據逐步完善后,國家才會逐漸批準推動18歲以下人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哺乳媽媽 可以接種疫苗嗎? 有感染高險者建議接種
雖然目前尚無哺乳期女性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對哺乳嬰幼兒有影響的臨床研究數據,但基于對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議對新冠病毒感染高風險的哺乳期女性(如醫務人員等)接種疫苗。
考慮到母乳喂養對嬰幼兒營養和健康的重要性,參考國際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議繼續母乳喂養。
微信圖片_20210408144238.jpg (37.53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1-4-8 14:43 上傳
孕媽媽 接種后懷孕怎么辦? 不推薦僅因此而終止妊娠
如果女性在接種后懷孕或在未知懷孕的情況下接種了疫苗,基于對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薦僅因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別醫學措施(如終止妊娠),建議做好孕期檢查和隨訪。
對于有備孕計劃的女性,不必僅因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而延遲懷孕計劃。
慢性病人群 可以接種疫苗嗎? 狀況穩定者建議接種
慢性病人群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癥、死亡高風險人群。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禁忌人群,建議接種。
免疫力差者 怎么選擇疫苗? 建議接種滅活疫苗和重組亞單位疫苗
免疫功能受損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癥、死亡高風險人群,他們該接種疫苗嗎?該如何選擇疫苗?
問答指出,目前尚無新冠病毒疫苗對免疫功能受損人群(例如惡性腫瘤、腎病綜合征、艾滋病患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該類人群疫苗接種后的免疫反應及保護效果可能會降低。因此,按不同疫苗情況,做不同推薦建議:
對于滅活疫苗和重組亞單位疫苗,根據既往同類型疫苗的安全性特點,建議接種;對于腺病毒載體疫苗,雖然所用載體病毒為復制缺陷型,但既往無同類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數??,建議經充分告知,個人權衡獲益大于風險后接種。
微信圖片_20210408144241.jpg (38.69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1-4-8 14:43 上傳
既往新冠肺炎感染者 還要接種疫苗嗎? 感染后6個月接種1劑 按一般理解,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本身已有抗體,是不是就不需要接種疫苗?
問答指出,現有研究數據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個月內罕見再次感染發病的情況。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礎上,可在6個月后接種1劑。
孫立梅解釋,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群體內的抗體水平但隨著時間推移,抗體水平會有一定程度的衰減,“建議他們接種疫苗,是為了讓抗體達到更高的水平,發揮更好的保護作用,起到加強免疫的效果?!睂O立梅說。
18周歲及以上人士 有哪些情況不宜接種? 5種情況不能接種 按更新后的建議,18周歲及以上人士已經成為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普通人群”,他們有哪些情況不宜接種呢?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禁忌癥人群,主要包括對疫苗或疫苗成分過敏的人、患急性疾病的人、處于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的人、正在發熱的人及孕婦等,這些人群都不能接種。
如果還是無法自行判斷,孫立梅建議,到現場接種時,跟接種醫生如實告知自己目前的健康狀況和既往病史,比如有沒有嚴重過敏、目前有沒有患一些基礎疾病等,由醫生評估后再確定是否接種疫苗。
已接種者 可以多接種來加強免疫嗎? 暫不推薦 由于疫苗接種期有先后,有的人士已經全程接種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他還需要加強免疫嗎?答案是:現階段暫不推薦加強免疫。
不過問答特別提到了一種情況,如果兩劑次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接種間隔小于3周,情況一:在14天內完成2劑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接種者,在第2劑接種3周后,應盡早補種1劑滅活疫苗;情況二:在14-21天完成2劑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接種的,無需補種。
此外,如果接種的是兩或三劑次程序的疫苗,未全程接種者,建議盡早補種未完成劑次,無需按照免疫程序重新開始接種。
微信圖片_20210408144246.jpg (59.3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21-4-8 14:43 上傳
相信看過了這么多 辟謠答疑解惑 大家可以更放心接種疫苗啦! 還沒接種疫苗的小伙伴 趕快安排起來吧
來源:重慶全接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