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重慶渝東醫院收治一名因反復上腹部不適半年的病人。住院后輔助CT平掃+增強提示:肝內多個斑片狀及結節狀異常密度影,考慮不典型肝血管瘤。
外周介入專家張永生主任,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由張永生主任帶領放射介入團隊為患者成功實施院內首例微創介入手術(TAE)治療。
微信圖片_20241113092127.jpg (107.3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4-11-13 09:23 上傳
PART.01、術中影像
微信圖片_20241113092135.jpg (220.25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4-11-13 09:23 上傳
微信圖片_20241113092131.jpg (213.83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4-11-13 09:23 上傳
術中診斷:肝右葉中上段及下端分別有6.0×5.0cm、5.0×4.0cm肝血管瘤顯影,微導管超選至肝右動脈分支(營養血管瘤支),應用平陽霉素8mg+碘化油5ml混懸液栓塞肝右動脈分支血管瘤營養支,并給予350-560mPVA顆粒鞏固栓塞至血流基本阻斷,復查造影見肝右葉血管瘤栓塞完全。
PART.02、肝血管瘤是什么?
微信圖片_20241113092138.png (105.23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4-11-13 09:23 上傳
肝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男女都可發病,年齡多在40-60歲之間,因多數沒有癥狀、而在體檢時被發現。該病一般發展緩慢,正確的觀察、治療,一般預后都良好。
根據腫瘤直徑大小將肝血管瘤分為3級:小血管瘤(直徑<5.0cm)、大血管瘤(直徑為5.0-9.9cm)和巨大血管瘤(直徑≥10.0cm)。
根據腫瘤數目多少可表現為單發、多發和彌漫生長,以單發常見。
根據腫瘤含纖維組織多少,可分為海綿狀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內皮細胞瘤以及毛細血管瘤,臨床上以海綿狀血管瘤最常見。
PART.03、得肝血管瘤身體會有什么癥狀?
肝血管瘤通常無癥狀,癥狀與腫瘤大小、部位相關:若腫瘤直徑>5 cm,可能會對鄰近組織和臟器的壓迫導致產生臨床癥狀,出現右上腹脹痛、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極少數因自發破裂或外傷情況下破裂而并發腹腔出血出現劇烈腹痛癥狀。也有少數病人因為巨大血管瘤或肝門部血管瘤對膽道的壓迫引起膽道梗阻,出現黃疸。腫瘤內若有血栓形成或壞死可致發熱及全身消耗性凝血等嚴重并發癥。出現上述癥狀,請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部分病人會產生焦慮,主要表現為對腫瘤繼續增大的擔心、手術風險的恐懼以及治療花費的顧慮。
PART.4、肝血管瘤怎么治療?
藥物治療:使用普萘洛爾等治療嬰兒血管瘤有效,成人無效。
手術治療:肝血管瘤幾乎沒有破裂出血的風險,切除肝血管瘤的創傷大、創面廣泛滲血不易處理等,一般不作為首選的治療方案。
介入栓塞:經導管動脈栓塞是治療癥狀性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對于血供豐富的肝血管瘤。對于自發性破裂的肝血管瘤,介入栓塞可以達到或輔助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通過微導管進入肝臟血管瘤部位,諸如栓塞劑,使其萎縮消失。小于10cm的血管瘤或者多個血管瘤可以首選使用這種方法。
介入專家
微信圖片_20241113092142.jpg (147.85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24-11-13 09:23 上傳
張永生,副主任醫師
泌尿神經外科主任 畢業于湖北省三峽大學醫學院,擅長:偏頭痛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綜合治療,目前開展各類型顱腦損傷、顱骨缺損修復術、腦積水分流、腦膿腫、腦內腫瘤、小腦出血、慢性小腦扁桃體疝減壓等手術,曾先后在宜昌市、武漢市、南京等三甲醫院進修學習,對神經外科疾病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發表神經外科論文國家級、省級多篇。
2023年—2024年到河南省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腦血管介入及外周血管介入取得優異成績,熟練掌握腦血管及外周血管常見病,多發病和部分疑難病例的診斷和治療。
介入診療擅長:
神經介入:全腦血管造影、腦動脈瘤彈簧圈栓塞、密網支架置入術,腦血管狹窄球囊擴張、支架置入術,急性腦栓塞取栓等;
外周血管:動脈血栓取栓溶栓,靜脈血栓取栓溶栓,腔靜脈濾網置入,大隱靜脈曲張射頻消融介入治療;肝癌栓塞灌注介入,脾亢介入,咯血栓塞,子宮肌瘤介入等等。
來源:重慶渝東醫院
|
|